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设计学院崔桐彬博士带着对非遗传承的热忱与蜡染技艺,于2025年10月29日走进海南省国兴中学保亭学校,分别为一年级和七年级的同学们带来“靛蓝里的千年故事”非遗蜡染主题课程。同学先后体验了蜡染的创作的乐趣和非遗文化魅力,以传统工艺创新实践为中小学美育注入深厚底蕴。
非遗蜡染文化与创意美术碰撞出新火花,崔桐彬博士带教的非遗蜡染创意美术课,创新采用群青色水粉颜料替代传统染料,结合水油分离原理,以白色蜡笔勾勒线条在纸上创作,先后走进一年级(1)班、一年级(4)班与七年级(3)班,让不同年龄段的同学们沉浸式感受传统非遗工艺的现代演绎。
第一节课走进一年级(1)班,课堂开始崔桐彬博士便展示了一幅幅非遗蜡染作品——传统蜡染经草木染料浸色后特有的温润澄澈底色,搭配绘蜡工序中蜡刀蘸取天然蜂蜡精雕的防染轮廓,最终呈现经沸水脱蜡、晾晒固色后定型的非遗蜡染经典纹样,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看着桌上的白色蜡笔、群青色水粉颜料、画纸等材料,孩子们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期待。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崔桐彬博士用“白色蜡笔是‘隐形防护盾’,画过的地方会筑起看不见的屏障,把群青色颜料牢牢挡在外面”的趣味比喻,通俗讲解水油分离原理,示范蜡笔的正确握法和基础线条勾勒技巧,还反复强调颜料使用的安全规范,手把手指导孩子们熟悉工具,为创作打下基础。
随后,课程走进一年级(4)班,崔桐彬博士延续趣味教学风格,以“自我眼中的小世界”为创作方向,引导孩子们回忆日常生活场景和喜欢的自然景物与事物。课堂上,崔桐彬博士穿梭在课桌间,耐心纠正孩子们的握笔姿势,手把手教大家勾勒简单的花朵、小动物轮廓。孩子们问起“为什么蜡笔画的线条不会被颜料覆盖”时,崔桐彬博士便当场演示了水油分离的奇妙现象,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这一工艺的魅力。在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用白色蜡笔勾勒线条,再用群青色水粉颜料轻轻涂抹,看着原本单调的画纸渐渐呈现出蓝白交织的独特质感,脸上满是惊喜。
第三节课走进七年级(3)班,面对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更高的同学们,崔桐彬博士升级了教学内容。课堂上,博士不仅讲解蜡染的非遗文化渊源,还深入拆解水油分离的科学原理,示范更复杂的线条组合、纹样设计以及群青色水粉颜料的渐变晕染技巧。以“非遗焕新”为主题,博士鼓励同学们将传统非遗蜡染纹样与现代审美结合,大胆加入创意元素,比如用几何线条搭配传统花鸟轮廓,或通过颜料浓淡变化营造层次感。同学们迅速投入创作,有的专注勾勒精细纹样,有的反复调试颜料浓度,有的尝试叠加线条打造丰富效果,课堂氛围热烈而有序。
从萌娃到少年,三场特色非遗蜡染课各具亮点。崔桐彬博士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调整教学难度与引导方式,让每位同学都能在实践中收获成就感。当一件件独一无二的纸上“蜡染”作品完成,同学们捧着自己的成果互相展示,分享创作的快乐与自豪。这场创新课程既让同学们掌握了实用的美术技巧,更让非遗文化以贴近生活的方式走进校园,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

崔桐彬博士在七年级(3)班讲解非遗蜡染技艺并指导“蜡染”绘画创作


一年级的同学利用创新绘画方法结合非遗蜡染文化艺术进行绘画创作


七年级的同学利用创新绘画方法结合非遗蜡染文化艺术进行绘画创作





绘画作品展示